让孩子领略音乐之美,得乐、辅德、展力
2019-09-06 13:28 来源:云视网


本期嘉宾:王汉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云南省钢琴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评委,中国国际钢琴艺术节伯牙奖比赛评委。音乐创作及演奏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两项发明“音乐节奏拼图块”、“音乐识谱扑克”获国家专利。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年担任多场声乐研究生专场音乐会钢琴艺术指导的演出。

01.jpg


本期内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就是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人心”,“移风易俗”,到近代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先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育人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许多高智商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人都受到音乐的熏陶。音乐对人的提升是多方面的。

以学钢琴为例,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

学生弹奏乐曲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必须是集中的,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这就要求学生对不同音高、节奏、音量、音色能合理有效分配注意力。对于孩子今后从事学术事业或是管理领导工作,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知觉和动作的配合与协调。为了演奏好曲子,学生必须将音乐上的听觉感知与手上动作相结合,需要协调眼、耳、手、脚,加强知觉、动作的配合。

最后,对空间、时间观念的拓展。音乐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好的音乐可以流传成百上千年,同时,空间与时间的观念,对于高级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开发也有重要作用。

学习音乐的几个层次:

第一层,智能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这是基础层次。

第二层,“以乐得乐,以乐辅德”,能够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提升感受快乐的能力和表达美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等方面的艺术修养。

第三层,“以乐展力”,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让音乐学习者的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得到锻炼。这是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一个层次。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感,因而能直接触动孩子的情感中枢,震撼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对待音乐的态度,追求短期效益是完全错误的,切记急功近利。就现在的钢琴教育而言,基本集合了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的经典,是一个真善美的音乐世界。孩子面对美好事物,心灵感受美好的生活,是很难得的。

说明: IMG_272

钢琴的教学,可以说与中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国内的教育多是一对多,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有效和个别指导。

而钢琴教学这种特殊的一对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通过以上三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家长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第一,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可以辅助帮助,但不能代劳。

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了几年钢琴了,但是当问他五线谱上的音符代表什么的时候,孩子支支吾吾,余光却看向了妈妈。

无论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还是提高修养,归根到底,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可以辅助教学、合理帮助,但不能代劳。

第二,不要急于求成。

音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精力,也需要领悟。有家长会很着急,会觉得怎么这么简单的谱子、曲子都记不住,进而对孩子多有指责。弹钢琴并不简单,它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要求孩子多方面协调,这不是容易的事。

第三,家长的陪同训练是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

从教学角度看,当孩子太小时,他们很难准确全面地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这时候家长陪同上课是有益的。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接受能力逐步增强了,就应适当减少家长在其中的作用,让孩子自己探索领略音乐的魅力。

(内容来源:“电台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1567742072918685.jpg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