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幸福的地方”司莫拉的幸福事业
新闻来源:云视网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幸福的地方”司莫拉的幸福事业
来源:云视网  /  2022年06月29日

云视网讯(记者:杨锐 韦福娟)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202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腾冲司莫拉佤族村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近年来,当地围绕乡村振兴,全力推动“旅游+农业+文化”融合发展,把现代农业发展与旅游景观打造相结合,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司莫拉佤族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进。

6月29日,《镜头里的故事·云岭腾飞新时代》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带网友一同探访这个“幸福的地方”,体验民族风情和观光文化。截至目前,本场直播观看量超过226万,本场直播全网阅读量达到1410.9万,系列直播相关资讯全网阅读量超过1.5亿。其中,“云岭腾飞新时代”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1.2亿。

云视网直播团队在司莫拉佤族村

早上十点,伴随着清晨的阳光,云视网直播团队来到司莫拉佤族村。站在观景台放眼望去,只见依山傍水的农耕文化体验区一片绿油油,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农户正在劳作,瓜果蔬菜生长繁茂,游客穿梭其中。据三家村中寨党支部书记赵家清介绍,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村里民族文化保存完整,佤、白、傣、彝、景颇、汉6个民族世代聚居,亲如一家。村子依山而起,有森林、竹海、梯田等优势旅游资源。依靠政策推动、项目拉动和群众主动,村子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提升。围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司莫拉佤族村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变为礼品,来服务于旅游行业,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



农耕文化体验区


农耕文化体验区

据了解,这几年,为了让司莫拉佤族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寨子,当地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公共服务,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7年,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同年,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获批国家3A级景区,成了一个留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如今,村里泉水潺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古树、古泉、古村,彰显原始生态之美,寨门、图腾、酒歌,绽放民族文化特色。同时,村里还保存了祭寨、答牛丛、婚丧嫁娶等佤族民俗。景区有佤族风情广场、木鼓屋、民俗文化陈列馆、塞树,寨心桩、司莫拉礼堂、大箐古榕树群、七子泉、农耕文化观光区、瓜果采摘体验区等景点。


木鼓屋


司莫拉佤族村一景

从寨门沿路而上,村里用火山石铺设的路面古朴整洁,参天古树与竹影交错,处处鸟语花香。随后,直播团队来到了佤族风情广场,在直播镜头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负嘱托、感恩奋进”等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赵家清介绍,这里建设佤族风情广场以后,既为能歌善舞的佤族提供了表演场地,也可以向村民宣传方针政策,还能给游客提供休息场所。


佤族风情广场


佤族风情广场

从广场的楼梯往上走,就来到了司莫拉民族文化陈列馆。馆外有随处可见生产生活用具,牛头图腾、象征民族团结的立柱,浓郁的佤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内展示墙上的一张张照片,浓缩了司莫拉佤族村近些年的发展历程。在村情展室里,一幅幅新老照片鲜明对比,佤寨交通、住房、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翻天巨变。在交通方面,从“泥水路”转变为“硬化路”;在人居环境方面,从土木房、篱笆房变为了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卫生整洁、养花种树的安居房;在教育方面,村里的孩子可以在村旁的小学接受教育,目前村里已有19名大学生和3名研究生;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村里将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举办民族传统节庆,打造佤族特色文化小巷,成立文艺队加强佤族歌曲、舞蹈、乐器的学习、交流、传承,还原佤族风情,展示民族特色。


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


司莫拉佤族村道路变化


司莫拉佤族村居住环境变化

走出民族文化陈列馆,赵家清介绍了佤族木鼓的特点和作用,还拿起木鼓锤表演了一段敲佤族木鼓。赵家清说,司莫拉佤族村一共有73户人家,每家每户都在旅游方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比如卖土特产、开小作坊、做保洁员、引导员、保安等。漫步在村子中,随处可见颇有民族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和小卖铺。在村里,游客还可以在司莫拉大米粑粑厂亲手制作大米粑粑,体验手工制作粑粑的快乐。据了解,司莫拉佤族村的大米粑粑生产线也在做一些产品的研发,计划将粑粑做成开袋即食的速食产品,变成礼盒让游客带走。


赵家清敲佤族木鼓


村民在售卖特色农产品


司莫拉佤族村的大米粑粑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道路整洁平坦,公共设施齐全,寨子成了景区。全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发挥绿水青山优势,用好佤族民俗文化,发展农旅结合,融入腾冲旅游圈……据统计,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全村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


游客乘坐司莫拉佤族村旅游小巴士

本场直播参与平台有云视网、云南手机台、七彩云端、云报客户端、云南网、昆明信息港、YNTV2都市条形码、都市2直播、腾冲市融媒体中心、云南法制网、吉祥网、云桥网、掌上春城客户端、掌上春城视频号、春城有意思视频号、云南信息港、乐云网、KMBC无线昆明、和谐双江、央视新闻、央视频、学习强国平台、YY直播、KK直播、YouTube、新朝视网视频号、百姓关注新闻客户端、目睹直播、天目新闻、宝鸡新闻网、咸宁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触电新闻、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百度直播、乐直播、百度直播、新浪新闻、优酷直播、微赞直播、抖音、快手等多家媒体平台。

截至目前,本场直播观看量超过226万,本场直播全网阅读量达到1410.9万,系列直播相关资讯全网阅读量超过1.5亿。其中,“云岭腾飞新时代”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1.2亿。针对“云岭腾飞新时代”系列直播,云视网还推出海报、宣传片、图文预告、短视频、网评等多种新媒体产品,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亮相。截至目前,《镜头里的故事·云岭腾飞新时代》已完成昆明、玉溪、楚雄、普洱、西双版纳、大理、丽江、临沧、怒江、保山10地直播。


“云岭腾飞新时代”微博话题

为满足广大云南电视用户在家观看精品视频内容的需要,云视网积极筹划在大屏端进行展播,云南移动IPTV(互联网电视)首页首屏将按序推出《云岭腾飞新时代》系列直播。


云南移动IPTV首页首屏呈现“云岭腾飞新时代”直播视频

做自媒体的牛李鑫看完直播后说:“这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民族文化保存完整,寨子不大,但是温馨干净,来这里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真心不错!”


佤族特色建筑

直播结束后,省外游客田先生后表示,寨子风景很美,民风淳朴。村中鲜花盛开,墙上有精美的绘画,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陈列馆,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佤族特色绘画

7月6日上午10:00—11:00,《镜头里的故事·云岭腾飞新时代》大型主题系列直播活动将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物产丰富,牦牛、葡萄、青稞、中药材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产品声名远播,松茸、羊肚菌更是远销海外。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围绕中药材、食用菌、葡萄、青稞、蔬菜、木本油料、特色畜禽7大特色产业建设发展要求,抓住“特色”两字不放松,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措施,促进特色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促使迪庆州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科学发展新格局。敬请关注!

【镜头里的故事】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监制:尹 凡

策划:杨 锐

制片人:严 平


【本期】

主播:杨锐、吴晓露(腾冲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编导:歹丽娟、韦福娟、杨晓薇

摄像:李响文、彭明辉、王江平

导播:孙安然

技术:郭旭、施佳伟、李珺、蒋杰、胡贵涛、毕波、叶丹丹、狄廷璁

数据统计:杨婷

直播搭建:李晓明

美术设计:陈治屹

插图设计:朱一凡(实习)

责编:江雨微

主编:赵小强

终审:卢钢、陈燕、胡滨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57842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