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白露:愿你丰盈明亮,心上无忧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白露:愿你丰盈明亮,心上无忧
来源:央视新闻  /  2024年09月07日

9月7日,迎来白露节气。

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真的来了。作家说:白露是整个秋天最好的时辰,在这样的时辰里,秋才有了诗的味道。可不是吗,金风起,白露降,夜微凉,月如霜,渐知秋日美。

白露,愿你丰盈明亮,心上无忧。


白露·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央视新闻《夜读》X水墨画家皇小小

特别呈现


白露·玉露生凉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二十四节气·白露,央视新闻,7分钟

朗读丨敬一丹配乐丨巫娜-任逍遥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

每年9月7日前后进入白露节气。“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有些夸张,但早晚不饶人,清晨出门的时候人们时常有一种身处冰箱冷藏室的感觉。我在北京的体验是,平均在9月15日前后,像T恤、短裤、凉鞋之类的,即便还有点不舍,也没法再穿了。正如谚语所说:“白露身不露。”

古人更是未雨绸缪,一进入农历八月,暑小退,便开始“擘(bāi)绵治絮,制新浣故。及韦履贱好,豫买,以备隆冬栗烈之寒”。

白露气候

以平均状态而言,大体上北方在立秋、南方在处暑时节,高温终结。白露之后,即使在南方,也很难热播高温“连续剧”了。剩下的,只是少数继续冲击“高温锦标赛”奖牌的运动员。正如古诗所言:“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但到了白露时节,人们已将凉爽视为理所当然,不觉得它有多珍贵。偶尔高温再现,人们倒会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白露之后,渐渐迎来“华西秋雨”,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时节。

“山中一夜雨,树杪(miǎo)百重泉。”雨、云忙活一晚上,大家清晨起来一看,每个树梢都滴滴答答地水珠坠地,如同千百道水泉一般。

但全国总体而言,白露时节降水显著减少。二十四节气中,全国的降水,总量减少最多的是寒露,其次就是白露。这两个“带露”的节气,仿佛是露多了,雨便少了。

古人说:“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时节的物象,被赋予了情感层面的意境。其实在都市之中,平时似乎难以得见“秋叶泫露如泣”的物候情节。倒是汽车挡风玻璃上的一层露水以及我们用雨刷器拭去露水的瞬间,或许会让我们想到,已经是白露节气了。

白露三候

古人描绘的白露物语(候),均与鸟有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玄鸟,即燕子。古时候,燕子和桃花,大概是人们最乐于倚重的两位气候“预报员”,是借用生物智慧的典型。从春分时节的“玄鸟至”,到白露时节的“玄鸟归”,人们在燕子的迁来与归去中,品读季节的更替。

群鸟养羞:“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秋高气爽,玉露生凉,鸟儿们敏锐地觉察肃杀之气,于是开始养羞(馐),即勤快地筹措越冬的“干粮”。

白露谚语

以前我最喜欢的白露谚语是:“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可是,蚊子们似乎并不在意这则“古训”,把人折腾得不行不行的,看来还是另一个谚语更靠谱:“白露蚊,咬(烦)死人。”

还有一则谚语,乍读起来令人窃喜:“白露后,不长肉。”但它指的是荞麦。白露后,反倒是很多人秋膘上身的时节。

很多谚语,也反映着白露时节各地的物候特征和农事次第。

“白露天晴稻像山,白露雨来苦一路。”《农政全书》解释道:“白露雨为苦雨,稻禾沾之则白飒,蔬菜沾之则味苦。”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八月连阴种麦好,只怕淋烂柿和枣。”不同的果儿,对于雨水多寡,有着不同的好恶,正所谓“旱枣子,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还有一些谚语,则是出于养生的角度,比如,“白露不露,长衣长裤。”“白露身勿露,着凉易泻肚。”“白露身不露,露了没好处。”“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好吧,白露时节,从不露做起……

白露·草木人间

白露

看草木,观山河

由夏入秋,天地大美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白露·絮语

白露,清润洁白,自带诗意,这样的节气,当然应该做一些有诗意的事,比如:

1.清晨散步。可观“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2.饮白露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3.夜赏桂花。正是“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的好时节,记得撷取一抹桂香。

4.消遣时光。做一些令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在这样的疏朗澄澈里,人也该清清爽爽、无忧无愁,要有露水丰盈的早晨和明月清照的夜晚,更要有平静安定的内心和不负岁月的决心。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