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王永志:永志不忘强国梦
新闻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王永志:永志不忘强国梦
来源:新华社  /  2024年09月14日

编者按:国家不会忘记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通过最高规格褒奖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持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即日起,新华社推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专栏,每天播发一篇受到褒奖的功勋模范人物事迹通讯。今天推出第一篇《王永志:永志不忘强国梦》。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

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是组织交给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辈子干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谓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个人穷其一生。

溘然长逝3个月后,2024年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他,就是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或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空间站。

独特方案解决导弹发射难题

儿时家贫,直到家乡解放、分上田地,王永志的家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1月,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听党话、跟党走,党让干啥就干啥”,开始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紧相连。

上中学时,他品学兼优,立志要当一名农学家。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飞机频扰辽东,改变了这个东北少年的人生梦想。他立志投身国防,1952年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

1955年,王永志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又服从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和导弹设计专业。

学成归国,王永志成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一员,投身到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中,最先接触的是东风二号。

东风二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1964年6月,导弹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导弹无法达到预定射程。

现场专家绞尽脑汁,都在考虑用什么方法再给导弹多添加点推进剂。这时,王永志站了出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可达预定射程。”

本来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

问题解决不了,导弹就无法发射。情急之下,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

仔细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后,钱学森把导弹总设计师叫来:“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呼啸着点火起飞,果然命中预定目标,飞行试验验证了王永志建议的正确性。

这年,仅32岁的王永志开始在导弹研制领域崭露头角。

1978年,我国开展第二代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钱学森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建议由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自此,他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立军令状按期研制捆绑式运载火箭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力神火箭、德尔塔火箭等相继发射失利,国际发射市场出现了运载能力短缺。

王永志敏锐观察到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同事黄作义等马上提出研制长二捆火箭,和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承揽国际发射业务,打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大门。1988年11月,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签署了澳星发射服务合同。

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然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否则罚款100万美元。

当时,王永志直面的考验,不仅仅是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仅存在于图纸之上,还有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的时间限制。

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火箭技术研究院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三四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王永志带领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都被顽强攻克了。

1990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终于提前一天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并于1990年7月16日首飞成功。

中国航天人创造了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国际航天新纪录。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成功发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

提出载人航天“三步走”设想

载人航天,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

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面对飞天路上的一系列挑战,花甲老人王永志和同事们坚持高起点发展,自主创新,奋力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近千项技术攻关,让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最安全可靠的火箭;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远距离测试发射……

“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行这样评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

2021年4月至2022年底,短短20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如期建成空间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

退休后,王永志并没有离开载人航天事业,仍在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他的妻子王丹阳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自由行动,眼睛也已近失明,可他仍不停地念叨着天上的事、登月的事。”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溘然长逝。他留给家人的,只有上百本工作笔记本和十几份口述历史。他的秘书王朋感慨道:“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科技财富。”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我们相信,天上那颗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王永志星”,定会在浩瀚宇宙中一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云端朋友圈】丽江不止有玉龙,共赴一场丹霞地貌之旅

神秘、古老,欢迎来到这个红色的世界——黎明。这里有全国面积最大、景色最壮观的丹霞地貌群,有太阳三起三落的天象奇观,其高山森林湖泊草甸景观怡人,民族文化丰富、风情浓郁、还可以体验攀岩……丽江不止有玉龙雪山,一起到黎明赶赴多彩之旅吧!

【云端朋友圈】三月是谁与你相约个旧?答案是——

春风掠过红河谷,万亩梨树将积蓄了一年的浪漫,化作铺天盖地的雪色云海。这里是云南个旧,春天最盛大的告白,藏在加级寨与哨冲的梨花里。

【云端朋友圈】春节倒计时!你的年货清单准备好了吗?

春节将至,囤年货,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过年“固定节目”。年货去哪儿买?今天就给你一个答案!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最近在举办春博会,汇聚了云南各州市的特色年货,全国各地的美食佳酿,甚至还有国际商品,年味浓厚、热闹非凡,可以一站式购齐年货!

【云端朋友圈】摩梭服饰,用针线编织的古老故事

摩梭服饰传统技艺主要流传于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聚居地。秀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古朴自然的摩梭习俗和社会风貌,神秘的摩梭文化与灿烂绚丽的摩梭服饰,构成了泸沽湖畔最靓丽的风景。

【云端朋友圈】一闪一闪亮晶晶,快到丽江数星星!

丽江,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闻名遐迩,而夜晚的大美星空同样令人向往。2024年丽江观星季“舍不得的丽江——寻梦星河”系列活动于12月12日开启,持续至2025年5月。快到丽江一起奔赴这场星光盛宴吧!

【云端朋友圈】与云果有约在“鲜”!在水果市场的集色挑战

云南品类繁多的水果不仅实现了本地居民的“水果自由”,更跨越千山万水,踏上远销国内外的征程,每一颗水果都是云南的名片。今天我们来到了昆明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不管是进口水果还是本地特色,都种类齐全,赏心悦目!来跟云端朋友圈一起逛一逛吧!

【云端朋友圈】跟我吃遍大理!不能错过的4家小店!

来大理,除了置身于苍山洱海的浪漫,还为了什么呢?当然是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啦!让我们在大理期间每顿饭都光盘的小店,跟着云端朋友圈这么吃,绝对不踩雷!

【云端朋友圈】松弛感拉满的旅居生活,击中了我的心趴

亲手种菜,变得离自然更近……跟云端朋友圈,一起走进这个年平均气温14℃的小村,享受在土瓜冲的旅居生活!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