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民谣说“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遮放镇位于西南边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因“遮放贡米”而闻名。
近年来,遮放镇围绕“遮放贡米”品牌组织实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推广水稻种植技术,提升“遮放贡米”品牌知名度和效益。从获得“云南六大名米”称号到被评为“中国十大好吃米饭”,遮放贡米已经成为德宏州的一张名片。据测算,遮放贡米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4亿元,同时带动了遮放及周边3万多农民通过种植贡米增收致富。
四月暖风拂过芒市大地,在遮放贡米核心产区,小毕朗米业育秧育苗基地率先奏响春种序曲。负责人线小晃指挥着员工将金黄的稻种送入育苗盘,机械化育秧设备正以精准的节奏,开启新一季遮放贡米的培育工作。
“遮放贡米想要长远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精心呵护每一寸土地,严格把控每一粒稻种的品质。”线小晃语气坚定地对前来了解情况的镇纪检干部说,眼中满是对产业未来的期待。
“当然也离不开你们的帮助,之前要不是你们帮助协调解决稻种病虫害预防问题,我们的种植计划都得被打乱。”线小晃补充道,语气里满是感激。
走进遮放镇户闷村,原先的鲜食玉米地已悄然“换装”,放眼望去,规整的水田如镜面般波光粼粼,等待着嫩绿的秧苗扎根生长。
“王大哥,插秧机调试好了吗?”镇纪检干部小蒋蹲在田边,一边翻看农户的备耕记录本,一边仔细询问,“镇上派的技术员这周有没有来?还有灌溉渠上次检修后通水正常吗?要是有什么困难,我们现在就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技术员前天就带着工具来调试了,还手把手教我们校准插秧间距。现在机器跑得顺溜,一亩地能省不少工夫!灌溉水也很充足,没有问题!以前总担心设备出故障误农时,现在有你们盯着,我们放心得很!”贡米种植大户王石宝脸上绽开笑容。
这份安心背后,是遮放镇纪委织密的监督网络。今年春耕以来,镇纪委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像“移动探头”般穿梭在贡米育秧基地、农资仓库和田间地头。他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农户反映的问题——从农机补贴发放进度到农田水利设施修缮,从种子质量抽检结果到农技服务到岗情况,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随着监督触角不断延伸,镇纪委还紧盯贡米产业链中的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核查等方式,确保每一笔惠农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四月的遮放镇,万亩水田水光潋滟,整齐排列的秧苗正奋力生长。在纪检监察干部的护航下,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正孕育着又一季贡米飘香的丰收图景。
(德宏州芒市纪委监委曩天凤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