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传统与创意碰撞!全国多地端午民俗活动大赏→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传统与创意碰撞!全国多地端午民俗活动大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8日
分享到:

周六就是端午节了,这几天,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的㵲阳河畔,龙舟锣鼓声、呐喊声、激桨声愈加浓烈,河面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各村龙舟队,大家积极训练,迎接端午节。

贵州施秉:㵲阳河畔忙训练备战端午龙舟赛

在下河坝河段,高洞苗寨的龙舟队员聚集在河岸,男女队员利用各自轮训间隙,换舟训练,做好配合备战。

端午临近,各村寨龙舟队员依照习俗,从各地回乡参赛,让村寨的龙舟在舞阳河上添彩。据了解,活动将在5月31日—6月2日举行,期间将举行标准龙舟赛、独木龙舟赛,还有河面抢鸭子、包粽子大赛等等,全方位展现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

江西安远:粽香绕围屋艾韵话端午

端午节将至,各地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江西客家人的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佩戴香包、洒雄黄酒、采艾叶、煮艾叶蛋、包粽子等等。尤其灰水粽作为客家人端午的标志性美食,让人久久回味。

走进江西赣州安远县孔田镇高屋大院,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碌着制作“灰水粽”。灰水粽制作技艺凝结着祖辈的智慧,是几十代人传承下来的手艺。大家分工协作,有的烧制灰水、拌米、洗粽叶,有的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折粽叶、倒入泡发好的糯米、封口、系绳,手法十分娴熟。

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村民魏虹:灰水是由黄荆和稻草烧制而成的,加了灰水的粽子它的糯米更加黏稠,口感也更好,然后我们再用粽叶把糯米包裹起来,既保留了粽叶的清香,也让灰水粽比一般的粽子更好消化。

在烹饪环节,用大锅装上山泉水,趁着“冷水冷锅”时,将一颗颗粽子依次投入水中,随着时间的熬煮,屋子里冒着腾腾的热气,粽香四溢。

此外,客家特色小吃艾叶蛋也为端午增添别样氛围。先将艾叶洗净铺入锅底,接着投入温补药材,以文火慢煮,再将煮熟的鸡蛋放入锅里,待蛋壳表面裹上淡淡草木气息,捞出剥开,一口咬下去,满是自然与药膳交融的独特风味。

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村民钟晓萍:一口灰水粽、一口艾叶蛋,就是小时候的味道,每到端午,村里就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粽子,一边聊天,那种温馨的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云南凤庆:土碱粽香传古韵

和灰水粽同样风味独特的还有云南凤庆的土碱粽,这种粽子是用芦蒿叶包裹,再经过碱水浸泡,色泽金黄,还有独特的香气。

凤庆的土碱粽大多以甜味为主。经碱水浸透的粽子如金珀般璀璨,颗颗晶莹,惹人垂涎。碱水仿佛有神奇的魔法,不仅为粽子染上迷人色彩、增添独特香气,更有助消化的功效,让美味与健康并存。而凤庆特有的野生芦蒿,叶片宽大舒展,自带山野清香,长久以来便是当地人包粽无可替代的天然材料,为土碱粽增添一抹自然的芬芳。

凤山镇前锋村村民张丽美:土碱放多的话它就会辣会苦,放少了它不香。放多少的量,包出来的口感和味道才好,已经有经验了。

今年,张丽美家的土碱粽风味更丰富,火腿咸香、蜜枣清甜、花生绵密,还新增了凤庆特色核桃土碱粽。将核桃细细切碎,均匀拌入泡好的糯米中,裹上粽叶蒸煮。出锅的核桃土碱粽,既有传统碱粽的金黄透亮,又添了核桃的醇厚香甜,口感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山西闻喜:戴香包佩香囊非遗文创布艺走俏

这段时间,各地的端午民俗文创产品也是十分走俏。在山西闻喜县,香包、香囊等非遗布艺文创就受到了消费者喜爱。

山西闻喜布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期间,手工艺人们精心设计了不同款式和风格的端午民俗产品,用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闻喜布艺文创店里,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香囊、香包、挂件等琳琅满目,里面添加了艾叶、香草、各种中药材,可以驱虫辟邪、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山东菏泽:包粽子织彩绳端午文化走进校园

端午节前夕,山东成武县开展“花样过端午”主题活动,将传统习俗融入校园生活,让师生沉浸式感受节日魅力。

在成武县郜城第一实验小学的食堂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折粽叶、填馅料、压实、捆扎。师生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分享着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

成武县郜城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李思达:通过这次包粽子的活动,我们了解到端午节的意义和习俗,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后,学生们开始编织五彩绳,从穿引固定丝线到反复缠绕打结,有的同学还发挥创意将铃铛、小粽子挂件编入其中,创作出色彩艳丽、寓意吉祥的作品。

歌声曲艺到基层文艺演出送欢乐

临近端午,文艺工作者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为市民游客在消夏中送去欢乐。

5月27日,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强基工程”——2025“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在京启动,全国各省级文联将通过就近就便,选派文艺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以“结对子”的形式辅导基层演唱队,广泛传唱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以及各地原创歌曲等,8月15日至17日,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开展“村歌嘹亮”主题活动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

同样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中国曲协的文艺工作者们日前走进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社区,为大家带来相声、评书、快板等多种形式的精彩演出,引得台下观众阵阵笑声与掌声。“送欢笑到基层”系列活动创建二十年来,已演出380余场,走遍全国34个省区市。

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基层在露天,地当舞台,天当幕,更接地气。基层老百姓爱听书,爱听曲艺,爱听相声。

以笔为桨赓续红色根脉,近期,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红船颂”嘉兴美术成果展在京举行,展现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共富共美的发展新貌。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