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赤子丹心 华侨抗战
新闻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赤子丹心 华侨抗战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0日
分享到:

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坐落于滇西边境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制高点,园区以山势为基,将抗战历史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形成“一碑一馆一廊”的立体叙事空间。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以16米巍峨之躯凌空矗立,碑身为枣红色,底座为黑色,象征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碑顶下方有四条金色的缎带表示抗战时期的四万万同胞,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镶嵌其间,代表海外华人华侨与祖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抗战。

纪念碑往东,整个纪念馆设计为一座形断意连的断桥,断桥被处理成三角形,代表着三千余名南侨机工,又象征着历时三年的漫漫援华抗战之路,同时三角形像一个V字形,同英文“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呼应。

历史召唤 赤子归心

北有宛平,南有畹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中国海陆交通线相继被切断,国际援华物资运输陷入困境,滇缅公路的修筑成为当务之急。1938年,滇缅公路全线贯通,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畹町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抗战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随着战事升级,滇缅公路运输任务陡增,驾驶与维修人员严重匮乏。在此关键时刻,南洋华侨挺身而出,响应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他们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怀揣着赤子之心,勇赴国难。

英勇抗争 热血报国

在全长1146公里(含缅甸段)的滇缅公路上,南侨机工们日夜兼程,抢运抗战急需物资。他们面临险路、雨季、瘴疟、空袭四大“生死关”,却毫不畏惧,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战的生命线。

滇缅公路是一条穿越极端自然环境的战略要道,跨越了海拔超过3000米的横断山脉与高黎贡山,横贯怒江、澜沧江及漾濞江等多条湍急河流,沿途地形复杂,陡坡急弯、深谷险涧,路况恶劣,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该公路的修筑时间仅为9个月,路基尚不稳固,在雨季期间,路面泥泞塌方,进一步加剧了行车的危险性。此外,在龙陵与潞西交界处的南天门,经芒市、遮放至畹町长达116公里的路段,是著名的瘴气区域,毒蚊肆虐,恶疟流行,瘴疟区疟原虫感染率超90%,机工中疟疾发病率高达70%,加之缺医少药,南侨机工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更为严峻的是,为了封锁滇缅公路这一重要的补给“生命线”,日军频繁派遣飞机对该公路进行空袭和轰炸,进一步加剧了其通行难度与危险性。

3200余名南侨机工不畏艰险,辗转于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南侨机工们驾驶的汽车累计运输了约50万吨军需物资和20余万名伤病员,物资包括枪支弹药、粮食、药品等,为祖国的抗战立下了卓著功勋。超1000名南侨机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精神传承 永恒荣光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集碑馆为一体的南洋华侨机工纪念设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爱国情怀。公园自建立以来,获得了多项荣誉。2005年被中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0年,中国侨联批准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为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3年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南洋华侨机工英勇事迹的肯定,更是对华侨爱国精神的崇高致敬。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的建立,是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深情铭记,也是对华侨爱国精神的崇高颂扬。纪念馆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与照片,生动再现了南侨机工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伟大精神的传承。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一座承载着赤子丹心与抗战辉煌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郎秀芬

一审:郎秀芬

二审:海赟

三审:尹凡 郭建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