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用民族团结筑起幸福山乡:“桃花村”里盛放团结之花
新闻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用民族团结筑起幸福山乡:“桃花村”里盛放团结之花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分享到:

入夜,嘎拉村,桃花山庄。

雨棚下灯光闪烁、篝火旺盛。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这里汇聚,和当地村民一起,和着不时变换的汉、藏双语音乐声,或是有节奏地挥舞荧光棒,或是摆动身体跳锅庄,轻松欢快的氛围萦绕全场。而像这样气氛活跃的民族联欢篝火晚会,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全村群众热情地向五湖四海的人们敞开大门,用民族团结筑起幸福山乡。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嘱咐大家要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努力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温暖人心、饱含期许,让我们备受激励。”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如是说。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到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群众。这些年来,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村党员群众团结努力,在乡村振兴、交往交流交融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

边巴说:“2024年9月,嘎拉村获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我代表全村群众到北京参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授牌,这让全村人都倍感自豪,我们一定会加倍珍惜,用情呵护好民族团结之花。”

在嘎拉村,每家每户都是践行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走进村民次旦扎西家,橱窗里的一张黑白全家福照片十分显眼。这张照片见证了这个民族团结家庭的幸福延续。

次旦扎西的奶奶白玛与来自安徽萧县的张勇兴结为夫妻,此后家族孕育了3代人。几十年来,全家人和睦融洽,生活越来越好。次旦扎西说:“民族团结、相亲相爱是我们家的福。”

在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家,一张2023年“全区首届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比赛一等奖”的奖牌同样放在醒目位置。

“我当时演讲的主题就是民族团结。”尼玛多吉轻轻拂拭牌匾说,“民族团结就是我们村发展的基石,只有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来到村民次央家,几位来自福建的游客坐在客厅里,她正在采摘院里的樱桃,准备拿给客人品尝。

她说:“这几年,村里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有些游客想到村民家里看一看,只要他们来,我们都会接待,大门随时向他们敞开,每家每户都会这样做。”

作为远近闻名的“桃花村”,旅游业是嘎拉村的支柱产业,外地游客给村民带来了致富机会。村民们心里都清楚,只有维护好民族团结,旅游业才能兴旺发展。

7年前,嘎拉村为了丰富旅游配套项目,通过土地租赁的方式引入桃花山庄,经过多年经营,桃花山庄已经融入嘎拉村,成为318国道上的网红打卡点。

山庄负责人胡伟说:“我们和村民相处融洽,游客参观完村庄可以在这里品尝特色藏香猪、牦牛肉美食,购买村民自家种的水果,一起参加篝火晚会,相互之间能拉动客流量,共同发展。”

“在旅游上,桃花山庄已经是村里的一分子了,大家相互关照、一同进步,连我们村民过去吃饭,山庄都会优惠呢。”村民次仁旺杰笑着说。

谈起团结发展,边巴也有话说。

“嘎拉村桃花园景区里的步道、观景台、洗手间等设施,都是来自广东的援藏干部筹措资金建设的。他们对我们村的发展非常关注,倾注了很多心血,正是他们的帮助,才让景区的设施更加完善,吸引了更多游客。”边巴告诉记者,嘎拉村民族团结的事例体现在方方面面,村民的好日子是全国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关心支持带来的。

嘎拉村因团结而富,因团结而兴。为了把团结发展的故事更好传承下去、传播出去,嘎拉村建立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用生动的照片、发展的实物,讲述村史变迁、团结故事;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工程,让全村大部分群众都能讲通用语言;建起民族团结广场,在护坡石墙上悬挂宣传民族团结的图画和标语;与驻地官兵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和驻地企业共同开展党日活动……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举措,让这个小山村铺就了幸福之路。

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嘎拉村的宣传标语上,一行红色字体闪烁出光芒。这行字是:“嘎拉村,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