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微纪录片《淬心》第四集 | 险易不革其心
新闻来源:荔枝新闻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金色热线
  • 搜索
微纪录片《淬心》第四集 | 险易不革其心
来源:荔枝新闻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分享到:

.

东汉末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曾在朝廷担任尚书郎的仲长统愤而下笔,写下十余万字的著作《昌言》,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改革方案,并用“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来表明心志——无论所处环境是安全还是危险,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志向;无论成就事业困难还是容易,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聂文婷阐释,“回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二字蕴含着大学问。古人担当大事,须有‘敬德保民’的宗旨、‘当仁不让’的志向、‘舍我其谁’的信念、‘人定胜天’的决心、‘民胞物与’的情怀、‘舍生取义’的意志,才能达到‘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格局与境界。”

扬州大学教授田汉云指出,阳明心学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其重要方法就是在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中磨练自己。“事上磨炼”,不仅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担当、积极应对,更要求我们在其中不断磨砺心性和意志,自我超越。

自大禹治水“凿山导洪”的洪荒之志,到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守疏勒”的饮冰咽雪、孤城不退;从北宋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的变法革新、虽谤必行,至清末张謇“实业兴邦”的弃官从商、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志士,始终以“为天地立心”的脊梁扛起家国命运,让“险易不革其心”的精神洪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始终闪耀。

封沙治水顶风冒雪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

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馆里,收藏着两件特殊的文物——一把褪色的油纸伞,一件斑驳的雨衣。

1962年,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年份。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内涝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又毁了十万亩禾苗;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这年12月,焦裕禄临危受命,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临行前,组织上找他谈话,焦裕禄坚定地表示:“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那里。”

到兰考的第二天,焦裕禄顾不上休息,在全县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工作,冒着风雪,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他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2500多公里。陪伴他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便是那把破旧的油纸伞、看不出颜色的雨衣和一辆除了铃铛哪里都响的自行车。

在任期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取得除“三害”斗争的初步胜利,鼓舞人们改造恶劣生产环境的斗志,坚定人们自力更生根除“三害”的信心。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革命战争时期,杨靖宇在白山黑水间扛起抗日救国旗帜,用生命诠释忠诚、担当与奉献;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射孔,以鲜血铸就英勇丰碑;罗布泊的沙尘里,“两弹一星”元勋们坚心如磐,勇攀科技高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无数改革者勇立潮头,开拓崭新天地。

锐意进取迎难而上

“我们造的不仅是盾构机,更是中国人的‘争气机’”

盾构机,是专门用于隧道掘进的大型专业设备。它由超过16000个精密的零件打造而成,是隐藏于地表之下的“钢铁巨龙”,被网友们爱称为“基建狂魔”。这台机器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是中国铁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级研究员张帅坤。

2008年,24岁的张帅坤毕业后进入铁路隧道施工单位,负责管理、租赁国外进口的盾构机。当时,进口一台“洋盾构”需要上亿元人民币,不但交货周期长达两年,而且服务跟不上,一颗螺丝钉损坏,都要花几十倍的高价从海外购买。一次普通维修,也要拉出警戒线,不让中国人靠近。

外国企业的技术封锁,深深地刺激了张帅坤,他深刻认识到,唯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于是他主动申请,组织团队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技术,张帅坤主动请缨当盾构机司机。隧道里阴暗、潮湿,全天见不到太阳,司机要待在一个只有不到两平方米的主控室内,时刻不停地盯着屏幕上各种参数,操作各种仪器按钮,精神高度紧张,还有高效破碎、泥浆环流、床压缓流等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团队不与任何国外厂家合作,不购买任何图纸和技术,所有图纸都由自己摸索着画。张帅坤作为党员,更是带头钻研技术,奋勇冲先,迎难而上。

2024年8月19日,在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施工现场,由张帅坤团队打造的“深江1号”盾构机抵达海底106米处,顺利完成掘进任务。这是中国盾构机水下掘进的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海底掘进最深纪录。

张帅坤表示,“现在我们的盾构机,不但占领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国产盾构机从无到有,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巨大转变。我们制造的不仅是盾构机,更是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

新时代的英雄图谱里,“险易不革其心”的精神印记愈发清晰。北斗卫星冲破技术封锁直上九天,“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探秘万米海沟,国产AI智能引擎通过算法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担当,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加辽阔、时代画卷更加绚烂、奋斗坐标更加高远。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指出,历史和实践充分地证明,党员干部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国共产党人要树牢担当之志、提升作为之能,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奋斗者,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文化混搭”!解锁小城建水的“建筑双宝”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田”下无双:云南哈尼梯田的云端传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河口:边境线上“向阳花”
沿着边境看中国 | 深山藏“火腿银行”?探秘时间酿出的“风味利息”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去看看“火腿银行”里的绝味火腿。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直接抄!普者黑“山水盲盒”的“生态秘诀”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去看看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普者黑,到底藏着哪些惊喜彩蛋。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石头缝里蹦金果果!三光村写就“逆袭爽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如今,这条边境线上处处都是“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省内9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第二季),结合“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多维度、小切口、立体化地讲述云南故事,全面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三光村,去看看“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三光地”如何蜕变成现在游客们抢着打卡的“绿洲网红村”。

【云端朋友圈】在茶香四溢的南糯山,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彩云之南的深处,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净土——勐海南糯山。

这里似被时光格外眷顾,踏入民宿,暖炉生香,温馨四溢。旅居,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探索,邂逅别样的生活,收获全新的自己,冬日在南糯山,让时光在这方山水间悠悠流淌,镌刻下独属于您的静谧与悠然。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