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当三轮车驶进大山,丰收与文化一同出发
新闻来源:云视网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影视
  • 搜索
当三轮车驶进大山,丰收与文化一同出发
来源:云视网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分享到:

金秋时节,云南红河州金平县、文山州麻栗坡县的田野上,200辆电动农用三轮车在蜿蜒的山路间穿行。车厢里装载着火红的果实与清香的茶叶,也装载着农户增收的希望。由经典网游《坦克世界》发起的“心系热土忠爱守护”助农项目,正把一份数字文化的热情,转化为大山深处的现实改变。

图1:坦克世界玩家代表向当地果农演示三轮车使用方法

丰收的喜悦,需要高效的通道

金平、麻栗坡盛产火龙果、芒果、榴莲、古树茶等优质农产品。大山馈赠的果实,不仅滋养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也成为连接外界市场的桥梁。随着200辆电动三轮车投入使用,农产品能够更快走出大山,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环节的改进,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注脚。

农户们说得朴实:“有了三轮车,运果子更方便了!”“以前一天要跑好几趟,现在一车就搞定!”这些质朴的话语,展现的正是群众最真实的获得感。丰收不仅仅是产量的增长,更是物流畅通、渠道拓展、价格稳定的系统性成果。

图2:玩家代表与芒果果农一起用电动三轮车运输芒果

非遗的匠心,需要更广的舞台

乡村振兴,不只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金平、麻栗坡不仅有丰富的物产,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红头瑶银饰工艺闪耀着历史的光泽,金平傣文的方形字母沉淀着古老的智慧。

“做好的银饰要运送出去,过去很费力。有了三轮车,装五六箱都没问题,以后送货省力多了!”非遗传承人李金城的话,道出了现实的改善,也折射出文化传承的新机遇。当交通便利、传播拓宽,非遗工艺就能走出大山,被更多人看见、体验和喜爱。

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在火龙果的甜香里,在银饰的光泽中,在文字的笔画间,展现出中华大地的丰厚与多彩。

图3:玩家代表体验非遗银饰文化

数字文化的力量,需要承担责任

《坦克世界》发动玩家社群的力量,将线上助农任务转化为线下的实物捐赠。这种方式,让虚拟的热情转化为真实的行动,让数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现责任与担当。

部分玩家代表走进村寨,观摩银饰制作,体验傣文书写,品尝火龙果和古树茶。他们用影像记录下这一切,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大山的丰美,感受到乡村的魅力。数字文化与乡村生活的融合,正在开辟一条“文化+产业+助农”的新路径。

图4:玩家代表亲手把三轮车钥匙交给当地果农

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城乡共鸣中更坚实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安排。今天,产业兴旺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数字文化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这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当200辆三轮车在大山中奔跑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运输方式的改进,更是城乡共建、文化共鸣的力量。丰收与文化同行,传统与数字相融,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正在被缩短。

从“心系热土忠爱守护”的实践中,我们得到启示: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合力,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文化润泽。数字文化企业将责任与担当写进行动中,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丰收的喜悦与文化的光芒交织辉映。这样的故事,正是新时代中国自信从容的注脚。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八十秒走进抗战文物》第七期——一张特别的“昆明身份证”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①丨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②丨白雪娇留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③丨黄人钦致其妻幼兰女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④丨滇缅公路筑路歌碑
沿着边境看中国 | 黄伞伞,白杆杆,棕榈树下“金菇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当滇南马帮遇见欧洲风情,云端小城藏着最让人意外的建筑美学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