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好评中国】奔赴延安,续写新时代青年与延安的故事
新闻来源:中国甘肃网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影视
  • 搜索
【好评中国】奔赴延安,续写新时代青年与延安的故事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1日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延安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10月18日在陕西延安举行。
延河激荡使命,宝塔辉映初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陕西延安举行本次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生动展现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将激励全国各地的青年前往延安追寻理想与信念。
忆往昔,上延安,是抗战时期革命青年们的勇毅抉择。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选择到延安去,就是选择追随中国共产党,坚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正确方向,拥抱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天地。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成千上万革命青年为报效祖国,拯救民族危亡,寻求革命真理,排除千阻万难,从海外、从沦陷区、从大后方,千里迢迢奔赴延安。无数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踊跃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他们用满腔热血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看今朝,建延安,青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延安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追逐梦想、挺膺担当。新一代青年带着知识技术,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青春书写在延安的大地上,在艰苦奋斗中展现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企业家创业助农、工程师扎根城市建设、雷霆救援队的千里驰援、驻村书记的富民实践……岗位虽异,实干如一,延安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搏击潮头,勇挑重担,在延安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谱写了一首首壮美的青春之歌,也为广大青年投身家乡建设树立了榜样。
展未来,寻初心,青年与延安的故事会不断续写。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永远的圣地。如今的延安,交通便捷,环境宜居,山清水秀的新貌与红色历史的厚重相得益彰。青年既能在此触摸历史的脉搏,又能在乡村田野看见振兴的缩影。这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独特体验,让“来延安”不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一场深刻的成长洗礼,更能深刻理解“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能坚定地明确“向何处去”的时代方向。红色基因蕴含着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不断奋进、勇往直前。青年们来到延安,不仅要瞻仰宝塔山、探访旧窑洞,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以初心使命涵养志气,以斗争精神锻造骨气,以守正创新厚培底气,努力为新时代建功立业。
迈步从头越,青春向延安。当更多青年走进延安,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延安这片热土,必将续写更多“青年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的精彩篇章。(向秋)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八十秒走进抗战文物》第七期——一张特别的“昆明身份证”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①丨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②丨白雪娇留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③丨黄人钦致其妻幼兰女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④丨滇缅公路筑路歌碑
沿着边境看中国 | 黄伞伞,白杆杆,棕榈树下“金菇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当滇南马帮遇见欧洲风情,云端小城藏着最让人意外的建筑美学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