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求是网评论员: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新闻来源:求是网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影视
  • 搜索
求是网评论员: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分享到: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深刻阐明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一定禀赋条件,要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建议》稿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引导大家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这一鲜明要求,充满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现实针对性很强,是科学的方法论,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和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而非某个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的“业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聚焦“创新”二字做好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看到,经济发展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能,既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动能,也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更新旧的动能,这些都统一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农业、工业、服务业都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催生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这些情况都决定了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经济基础雄厚、科研力量强的地区,要重点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比如,一些传统工业大省,要加快运用数智、绿色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向价值链高端延展,等等。

近年来,我国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对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实施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和部署。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问题。有的不顾本地实际,贪大求洋,“一窝蜂”上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项目;有的一味求新,把传统产业当做“低端产业”、“过时产业”简单退出,造成产业断层;等等。这些问题,极易导致资源配置分散,要素资源浪费,必须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靶向发力、精准求解,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及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要加强顶层设计,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能;要把准不同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分业施策,科学谋划发展方向和路径,并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要准确把握本地发展实际和功能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合理设置目标;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和民营企业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坚持互利共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活力。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八十秒走进抗战文物》第七期——一张特别的“昆明身份证”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①丨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②丨白雪娇留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③丨黄人钦致其妻幼兰女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④丨滇缅公路筑路歌碑
沿着边境看中国 | 黄伞伞,白杆杆,棕榈树下“金菇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当滇南马帮遇见欧洲风情,云端小城藏着最让人意外的建筑美学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