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云广网
求是网评论员: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新闻来源:求是网
相关推荐
  • 新闻
  • 视听云南
  • 频道
  • 吉祥网
  • 云视网评
  • 云视理论
  • 云广网
  • 影视
  • 搜索
求是网评论员: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分享到:

智慧农业依托卫星遥感、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和智能管理;智能制造促进产线优化与全链条协同,生产效率跃上新台阶;智慧医疗借助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让健康守护更加智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推进,治理更精细、响应更迅速、服务更优质……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这是对时代趋势的深刻把握,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刻变革。如何更好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已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答题。在算法优化、算力提升、数据积累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渗透力,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也催生大量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在新产品新场景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各类智能体在生产生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应用场景、巨大的市场空间、富集的人才资源,为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要真正实现全面赋能,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仍存在对人工智能作用认识不一致、供需对接不畅、应用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指导;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不少中小企业受困于转型成本高、技术适配难、专业人才缺,智能化升级动力不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偏见、技术滥用问题也逐渐显现,相应的制度规范和伦理框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制约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也会加剧发展不平衡与社会风险。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必须坚持系统布局、统筹推进。应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为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提供坚实支撑。聚焦行业痛点,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大企业开放平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返回云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点击举报
最新推荐
《八十秒走进抗战文物》第七期——一张特别的“昆明身份证”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①丨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②丨白雪娇留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③丨黄人钦致其妻幼兰女士信
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④丨滇缅公路筑路歌碑
沿着边境看中国 | 黄伞伞,白杆杆,棕榈树下“金菇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当滇南马帮遇见欧洲风情,云端小城藏着最让人意外的建筑美学
沿着边境看中国 | “火火火火火”的河口口岸
  • 云南省政府
  •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 云南政务服务网
  • 云南网
  • 云南日报网
  • 云南省国资委
  • 昆明信息港
  • 云南爱上网络
  • 云上互动公司介绍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3
  • 滇ICP 05004184号
  • 视听许可证号 2503045
  •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 12377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60号
  • Copyright @ 2021 云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